app download
ArtFox APP
Home > Auction >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  斯文—名家法书 >  Lot.2231 高二适(1903~1977) 致潘伯鹰信札(四通十纸) 册页 水墨纸本

LOT 2231 高二适(1903~1977) 致潘伯鹰信札(四通十纸) 册页 水墨纸本

Starting price
CNY50,000
Estimate  CNY  50,000 ~ 80,000

Viewed  11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Log in to view

logo Collect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 斯文—名家法书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Translate
Size

28.5×19cm×10

Description

题识:|1.弟适顿首。二十日。|2.二适顿首,七月二日。|3.二适敬呈,五月廿八。|4.适再上。 |说明:上款人潘伯鹰。|上款“伯鹰先生”即潘伯鹰(1904-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别署孤云。现代书法家、诗人、小说家。著小说《人海微澜》、《隐刑》、《强魂》、《雅莹》、《残羽》和《蹇安五记》。论著有《书法杂论》、《中国的书法》、《中国书法简论》。作品出版有《潘伯鹰行草墨迹》等。潘伯鹰是举世公认的书法名家。坊间论及潘书,多言他是“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在高二适的书法作品中,草书是其成就最高者,而在他的草书作品中,手札书法是其一个亮点,也成为高二适书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手札,古人又称尺牍、尺素、尺翰,因其书函长约一尺,故有此称。尺牍一词见于《汉书》,其《陈遵传》云:“与人尺牍,主皆藏弆以为荣”,孙过庭《书谱》云:“谢安素善尺牍,而轻子敬之书,子敬尝作佳书与之,谓必存录。安辄题后答之,甚以为恨!”王献之因为谢安没有收藏他的手札而甚以为恨,说明手札在当时已成为书法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晋人书法赖以手札而传世,陆机的《平复帖》成为书法史上最早的名人墨迹,这是书法史的一种独特现象。二王手札,是有意无意间的书法傑作,说无意,它是一种轻松自然的流露,没有束缚;说有意,它又不可能完全是为了写信而写信,字里行间是一种书法技巧和才情的表现。二王手札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学习书法的经典,孕育过无数帖学书家。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的样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两代更是以条幅巨制见长。晚近书坛受清代思潮的影响,也呈现出厚重的气象。高二适不然,他的书法作品虽有大字和巨幅,但手札书风已经成为他书法的一个形象,一个特色,在现代书坛显出特别的与众不同。综观高二适的手札作品,从对象上看,有致老师、同门、朋友、学生的。从内容上看,谈学术、谈书法、谈杂事,也有谈诗和以诗代讯的,均有感而发,常常流露出他的学术思想。从书体上看,以草书为主,间以楷、隶、行,并很自然地糅合在一幅作品上。高二适称之为“四体书”,于右任称宋克的这种书为“混合体”,此处不妨称为“杂体草书”。从形式上看,有信笺、诗笺者,但他并不拘泥于手札原有的形式,实际上已经在“尺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小的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般小条,大的如横幅、手卷式的手札。从手札作品本体来看,随着情绪的节奏,时而快速书写,几个草字连在一起,时而放慢速度,在草书中出现一两个楷、行书,显出节奏感。时而因为注释或缺漏,或在信写成后想到要特别补充的,在正文中和文末添加小字,显出丰富感。他的手札,有气势,写得大气磅礴,有江河奔流之势。他的手札,是生活,写得情感流露,不避忌讳敢于慷慨直言。他的手札,见情性,写得随性所发,不拘小节,而神态自若。他的手札,显爽健,写得沉着痛快,抑扬顿挫中见连绵起伏。他的手札,能疾涩,写得缓急互见,尽书道之妙。他的手札,寓高古,写得兀傲不群,颇有荦确不平之气,更见晋贤萧散之风。||高二适与“兰亭论辨” |郭沫若于1965年6月11、12日《光明日报》(《文物》第6期)发表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书法界、文化界、学术界为之震动,虽有不少人不同意郭的观点,大都沉默不语,个别人私下议论,没有人敢写文章反驳。远在南京的高二适奋笔而成《“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于当年7月8日寄请章士钊指教,随即遵照章的指点,修改定稿,于7月14日再寄给章,求助发表。7月16日章写信给毛主席。7月18日毛主席回信给章,并致函郭沫若。致郭函略云:“笔墨官司,有比无好。”覆章函略云:“争论是应该有的,我当劝说郭老、康生、伯达诸同志赞成高二适一文公诸于世。”7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高二适文(《文物》第7期据高之手稿影印),一场时间持久的、规模浩大的学术辩论,揭开了序幕。在万马齐喑、一家独鸣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高挺身而出,没有章仗义传递,没有毛主席及时批示,这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兰亭论辨”现象就不会出现。|8月7日郭沫若写了《“兰亭序”与老庄思想》,8月12日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两文都在《文物》第九期发表。值得注意的是,两文除了谈《兰亭序》外,还涉及崇拜帝王将相问题。郭把高否认《兰亭序》为伪的观点,归结为“绝对信仰唐太宗及其群臣”。郭问高:“毛主席《沁园春·雪》里的名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不是脍炙人口的吗?”又进一步发挥:“如果他(唐太宗)生在今天,多接触些新鲜事物,并肯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他的‘玄鉴’和‘睿赏’,无疑是会深入一层的。”这些话,今天的青年读者看来似乎与讨论《兰亭序》真伪无关,必须联系到当时的政治气氛才能理解郭之用意。8月20日毛主席亲阅了郭沫若两文校样之后,写信给郭,称赞“文章极好”,并说:“过分崇拜帝王将相者现在还不乏其人”。回顾7月18日毛主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指示,是同意将高二适的文章发表,不意味着支持高的观念。8月20日的信,毛主席对争辩双方的态度可以窥见。所以在一个时期内,支持郭沫若观点的文章颇多,有些文章的标题(如启功《“兰亭”的迷信应该破除》)都带有浓浓的政治气息。|1972年《文物》第8期郭沫若发表《新疆新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是《兰亭序》为伪的旧话重提。10月21日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无处发表,1982年《书法研究》1期才将此文刊出,高已去世。|1973年文物出版社编印了《兰亭论辨》,分上、下编。上编载郭沫若及支持其观点的文章十五篇,下编载高二适等持相反意见的文章三篇。分析一下这三篇文章,章士钊《柳子厚之于兰亭》是从1971年出版的《柳文指要》中摘录的,不是1965年公开发表的;商承祚《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是1966年《中山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的。《出版说明》强调:“多数文章赞成郭沫若同志的意见,支持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态度推翻历代帝王重臣的评定”,“这种争论反映了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斗争”。三篇与郭沫若见解不同的文章,定为唯心主义,供批判之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拨乱反正、开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阳光灿烂,一片民主和谐气氛,知识分子心情舒畅,《兰亭序》的讨论也呈现出蓬勃生机。从1977年《南京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论钟王真书和“兰亭序”的真伪》后,各种报刊不断发表讨论的文章,数量多,质量高,学术视野更为开阔,探索得更加深入细致。1981年浙江绍兴、2003-2005年山东临沂、浙江嵊州所召开的几次书法研讨会上,“兰亭论辨”都是热门话题。绝大多数人反对郭沫若的观点,连1965年支持过郭的人也转向了。如:昔日侈言破除《兰亭》迷信的启功,在2002年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上赋诗:“岱岳巍峨孰比高,山阴笔法自南朝。兰亭遗矩今仍在,万古云霄一羽毛。”此诗证明,在不同的政治气氛下,启功不再支持郭沫若了,不再破除对《兰亭》的迷信了。|审视“兰亭论辨”四十年的历程,给予人们很多有益的启迪,举其要者,如:|(一)高二适与郭沫若进行争论时,双方的政治地位、学术地位都是极为悬殊的。当时,支持郭观点者蜂拥而上,反对郭观点者寥寥无几,两军对垒,强弱之势显然。势单力薄的高二适,不惧权威,不计利害,敢于争论,两次撰文,至今无人不钦佩其胆识。非凡的胆识,来源于渊博的学问,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情结,其积极意义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二)四十年来,关于《兰亭序》的讨论,已超越了书法的范围,参加讨论的专家学者们,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探索,涉及文学、哲学、文字学、考据学、考古学、版本学等领域,从一件书迹的真伪之争,扩大到学术文化及其时代审美风尚的综合性立体研究,达到前人所未有的高度与深度。真理愈辩愈明,争鸣是学术发展的动力。现在,将来,永远要贯彻执行“双百”方针。|(三)高二适出身寒微,半世坎坷,文学书法,不由师授,长期钻研,造诣很高。章士钊许其“独学自成”,书法“独绝”,当之无愧。他在“兰亭论辨”中所表现出的学识、人格、毅力和风范,难能可贵,识与不识,同声赞叹。高二适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他是泰州人民的光荣和骄傲。纪念他,要从“兰亭论辨”中吸取经验,提倡求真务实的学风文风,鼓励创新进取精神,树立自由发言、平等讨论、唯理是从的学术风气,为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卞孝萱|2006年夏于南京大学冬青书屋

Preview:

12月3日至各专场拍卖前一日

Address:

北京四季酒店五层A、B、C、D厅 二层E厅

Start time:

  • Commission  CNY
  • 0 ~ Unlimitation15.0%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

×
This session requires a deposit.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Our staff will contact you. Or you can call400-010-3636 (Mainland China)+86 010-5994 2750 (Overseas) Contact Art Fox Live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Other Lots in this session 41unit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忠信”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2201

孙文(1866~1925) 行书“博爱”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2202

启功(1912~2005) 行书“蒹葭楼”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2204

何绍基(1799~1873) 楷书“根深实遂” 横批 水墨纸本

LOT 2205

吴昌硕(1844~1927) 题跋‘颂敦’全形拓 镜心 纸本

LOT 2206

吴昌硕(1844~1927) 1908年作 石鼓文九言联 立轴 水墨洒金笺本

LOT 2207

吴昌硕(1844~1927) 1923年作 篆书八言联 立轴 水墨洒金笺本

LOT 2208

吴昌硕(1844~1927) 1920年作 行书题画诗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2209

黄宾虹(1865~1955) 行书蜀游诗卷 手卷 水墨纸本

LOT 2210

林散之(1898~1989) 1980年作 草书自作诗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2211

谢无量(1884~1964) 1949年作 行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2213

溥儒(1896~1963) 楷书十一言联 镜心 水墨笺本

LOT 2214

吴昌硕(1844~1927) 1926年作 行书八言联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2215

吴昌硕(1844~1927) 行书七言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2216

吴昌硕(1844~1927) 1926年作 篆书七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2217

齐白石(1864~1957) 1932年作 刊“斯文”印

LOT 2218

Art Fox Live
Buyers
Auctioneers
Follow Us
Feedback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10-3636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顶部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current bidding is ended.
Hint
宝物的份数已经被购完,下次下手请及时。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able to bid now when the bid is started or 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