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5015 清乾隆 碧玉御制先农礼成有述玉册 (一套)
Viewed 184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长15.5cm;宽8cm;高14cm
款识:乙巳暮春耕耤日祭 御笔|钤印:古希天子之宝 犹日孜孜|碧玉错成一折高|清乾隆 碧玉御制先农礼成有述玉册页赏析|罗汉松|这条注释的可珍之处还在于它为确定英廉等人的生卒日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除了嵇璜(1711-1794)、蔡新(1707-1799)外,五人中已有确切卒年的有三人:英廉、永贵和曹秀先。英廉(1707-1783),本姓冯,字六计,号梦堂,一号竹井老人,和珅妻子的祖父;永贵(?-1784),字心斋,拜都氏,满洲正白旗人;曹秀先(1708-1784),字恒听,又字芝田、冰持,号地山,南昌新建县人。德福和罗源汉生卒年都不可考,但据此条,则其卒年大致可以精确在1782年春至1785年春;又可以据此推出其生年,德福生年当在1712年前;而罗源汉,史载卒年七十五,则其生年当在1709年到1712年间。| 乾隆嗜玉已是学界公认,以至人们有“乾隆玉”之说。此前人们认定的乾隆爱玉的形式,大多不过“复古”、“鉴外”、“刻玺”数端。复古,即以新玉加工成古玉器形,如玉觥之类;鉴外,即将国外传来的器形都以玉琢之,其中最有名的当数“痕都斯坦”;刻玺,即每遇家国大事,必刻玺以铭,如所谓年号玺、堂号玺等。不过,实际上,乾隆爱玉的另一个表现是制作玉册,并多与刻玺纪事保持一致,如刻“十全老人”玺,以“十全老人说”玉册配之。以玉板琢刻御笔诗文、佛经、典籍之类,尽管目前市场不如刻玺之类庞大,但亦多有杰作。如1692万港币成交的乾隆《白玉阴刻填金二龙争珠图〈学诗堂记〉御制诗册》、1018万港币成交的乾隆《御制〈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玉册(连紫檀盖盒)》”,以及863万港币成交的乾隆《御制和阗碧玉暗刻填金乾隆御笔‘山阴真面’玉册》等,都是其例。这些玉册不仅以其独特的质地和形式完好地达到了“纪事”的目的,同时也完好地保存了乾隆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刻琢技术的完美程度,有些玉册里透露的信息甚至可以裨补史阙,具有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乾隆《碧玉阴刻填金〈劭农纪典〉御制诗册》即是此中杰作。玉册以“御制先农礼成有述”八字篆书起首,第二页正反面分别阴刻“劭农”“纪典”二字,第三页复以“御制先农礼成有述”八字行书开始,后接数页刻七绝若干,并于乾隆自己认为需要进一步解释的字词下以小字双列刻出,最后以“乙巳暮春耕耤日祭,御笔”作结,钤“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两宝。除首页篆书外加云龙纹外,其余各页只加框线,所有笔划、线条、纹路都以阴刻法制成,并填以金。|该册保存了乙巳(1785年)暮春乾隆第26次在先农坛举行祭祀的相关诗作,其中也透露了这次祭祀活动的整个过程、天气和参与者、随行者等相关史料信息,可与史事相发明。如首句所说“辟雍新建因遵古”,与《清史稿•高宗本纪五》中说:“四十八年……二月戊辰,命建辟雍于太学”及“五十年……丁亥,上释奠先师,临辟雍讲学”两者可以互证。|如“两存硕果顾依然”句下,乾隆注云:“壬寅岁,耕耤九卿之中,年过七旬者,大学士英廉、尚书永贵、曹秀先、德福、罗源汉及此次仍与观耕侍仪之大学士嵇璜、蔡新,共七人。”据此可知,这次祭祀,除了乾隆自己,参加过上次“壬寅”祭祀活动的年过七旬的只有二人了。|“丰泽当年景依旧”句下,乾隆又注曰:“我皇祖建丰泽园于西苑,常课耕植。至皇考,岁举耕耤之典,必先演耕于园北弄田尔。时予每奉命从耕,今岁棤田,因令皇六子、皇八子从耕,皇十一子、皇十五子随行播种。俾知稼穑之艰难,亦仍遵彝训也。”据此亦可知,雍正年间“耕耤之典”是“岁举”即一年一度,典前又必须“演耕”,而当时还是皇子的乾隆每次都从耕。此外,“细霏丝”下注“是日微雨”,可知当日天气状况。|不过,是册最重要的价值却在于它是一本有错讹的玉册,而其收藏价值更因此比一般玉册更高。由于《劭农纪典》关涉《石渠宝笈三编》,故先不得不将《三编》与《劭农纪典》关系略为疏浚如下。|根据北京出版社《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中着录乾隆《劭农纪典》册跋语可知,乾隆曾两次书写其祭先农和耕耤日作诗。其跋语云:“即位以来,亲祀先农,凡二十有八度,辄有述事之作。撰禾词不等,积至六十四章,汇书一册,贮先农坛。因思懋勤御笔内不可无此,遂于几间重书是本。……乾隆已酉清和月,御识。”可知乾隆在己酉(乾隆五十四年,当1789年)清和月(即农历四月)在公务闲暇其间重书了《劭农纪典》,置于懋勤殿,距他初书《劭农纪典》(己酉暮春上澣,1789年3月上旬,贮先农坛)不过一个月时间。|但乾隆手书《劭农纪典》的着录却颇值推敲。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石渠宝笈》自然不可能收录,但董诰、阮元等编的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距《劭农纪典》成册已四年,也没有收录。英和、吴其彦、胡敬等人编纂的《石渠宝笈三编》中的“斋宫藏二”而不是“懋勤殿藏”将《劭农纪典》收录。《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按清宫惯例,懋勤殿是当朝皇帝办公地点之一,故其中懋勤殿的书法全都是嘉庆所书,而乾隆懋勤殿重书的《劭农纪典》只能移贮收藏诸盛典入选诗册的斋宫。|乾隆己酉(1789年)春天,乾隆79岁,先后书录的书册有:《精礼展恪》四册,约25000字;《蕃厘纪恪》二册,约6400字;《劭农纪典》二册,约4000字(据《石渠宝笈三编》“斋宫藏”部分统计)。尽管年及八旬的乾隆自夸精力颇佳,但以常理推测,其重书当多有脱漏错讹之处。故重书的《劭农纪典》中,除了偶尔的字词改动外,其中尚有比较多的错讹颠倒之处,而《三编》所录,即本重书版。|但《三编》中,几首诗的顺序却颇有颠倒。除了前三首及后三首与原件一样外,中间的两首与原件正好颠倒,变成了:|从耕播种命诸儿,稼穑艰难俾克知。丰泽当年景依旧,词传雅颂岂殊其。|躬耕壬乙阅三年,不息惟吾励体干。观礼尔时七老辈,两存硕果顾依然。|寻绎诗意,当以原件为佳。不过,到《碧玉阴刻填金〈劭农纪典〉御制诗册》,也许是乾隆记忆有误,或者其它原因,尽管所书诗句仍从《劭农纪典》原作顺序,但脱第五首第四句“词传雅颂岂殊其”中后五字,后系另两首:旸昕登辇细霏丝,天泽颙布沾及时。遇省何修益省己,勤农合敬祀农师。|三登是祝锡丰穰,七奏惟钦式礼仪。阁雨浓云成棤田,归途殷冀渥膏施。|案此两首本是“乙巳(1785年)暮春”祭先农所作诗,不是“礼成有述”诗,《三编》中置于“乙巳暮春耕耤日”句前。玉册将它们与耕耤诗系于一体,也许出于错讹,但细细推敲,似有更深的意义表达。|玉册为碧玉质,玉色青翠,上有白翳点缀,为和阗山料玉的特点。册共五册,每片呈色观之,为同块和阗玉料剖解而成。每片正背二面,阴刻文字纹饰,描金填涂,镌刻细致,笔力遒劲。第一片单面刻隶书标题,双框围,两侧镌刻浮云龙纹与海水江崖纹,其后以行书刻全文,行笔流畅,结体大方,御家之范。|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先后28次去先农坛亲耕,每次还赋诗留念。他最后一次去先农坛劭农时已79岁,那年回来,乾隆把自己几十年来劭农时作的诗抄录成一套《劭农纪典》册页,存放在先农坛。册页中除乾隆诗文,还有不少夹注的小字,记载了乾隆亲耕期间的轶事和随行官员的名称,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文献。此次上拍的这件玉册保存了乙巳(1785年)暮春乾隆第26次在先农坛举行祭祀的相关诗作,其中也透露了这次祭祀活动的过程、天气和随行者等信息,碧玉材质搭配御书题诗,兼具观赏价值与史料价值,是为乾隆时期不朽的杰作。|据考,《劭农纪典》原件在“乙巳暮春耕耤日祭先农礼成有述”中所作诗的顺序是(小注略):|辟雍新建因遵古,耕耤重临寓重农。筋力及兹尚能步,三推恭己敢辞慵。|土物爱心臧信然,诗书郑重示诸编。讵惟修礼斯数典,姬室应思过卜年。|用亥由来称自唐,辛金此日两逢穰。虽云吉兆逢微雨,未致渥优惜不遑。|躬耕壬乙阅三年,不息惟吾励体干。观礼尔时七老辈,两存硕果顾依然。|从耕播种命诸儿,稼穑艰难俾克知。丰泽当年景依旧,词传雅颂岂殊其。|老人牵辖笠和蓑,终亩明传礼不磨。缘遴伛偻任助力,问年吾却长于他。(后二首略)
Preview:
2017年6月1日-2日
Address:
千禧大酒店2层(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