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download
ArtFox APP
Home > Auction >  北京国藏2021春季拍卖会  >  佛像 >  Lot.8 十五世纪 铜药师八变佛像

LOT 8 十五世纪 铜药师八变佛像

Starting price
CNY200,000
Estimate :暂无估价

Viewed  109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Log in to view

logo Collect

北京国藏拍卖有限公司

北京国藏2021春季拍卖会 ——— 佛像

北京国藏拍卖有限公司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Translate
Size

H:15.3cm

Description

药师佛,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是救济世间疾苦的大医王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其在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立誓为一切有情众生除障消灾、祛病延寿,故在成佛后,与一众眷属以趋避「九横」 之妙术,解救苍生疾苦。 药师信仰在中国的起源可追溯至东晋《灌顶经》的汉译,从南北朝到隋唐(约300年),《药师经》先后出现过五个汉译本 ,这一阶段的新译本主要是对前代译本的扩写和细化。以经文中「造药师像,治重病、度灾厄」的造像要求为例,东晋的《灌顶经》是「发心造立药师琉璃光如来形像」,到隋代达摩笈多本则要求「造七躯彼如来像」,其后的玄奘本、义净本皆延续此说法,「药师七佛」 作为东方净琉璃世界各方位的尊神的地位被不断强化。 经文中尊神数量的变化,对信众的造像供养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从塑造一尊药师佛像到塑造七尊药师佛像,供养成本大大提高,这种变化可能并未普及到唐代大众的药师密教供养活动中,这一点从一行、金刚智、不空等人撰、译的药师供养仪轨文献中只要求「塑画本尊像」和「作药师像一躯」的说法可以看出。但供养「药师七佛」的理念迅速体现在了汉地的洞窟壁画、绢画和寺院雕塑等佛教艺术品的创作中。敦煌莫高窟盛唐第220窟的《药师经变》,就向我们展现了唐人对东方净琉璃世界中「药师七佛」形象的瑰丽想象。 唐末、五代的两次法难,重创佛教,药师供养仪轨文献的翻译停滞。直到密教色彩浓重的藏传佛教成为元以后中土佛教的新兴力量,药师供养仪轨的翻译才重新启动。元朝的沙啰巴、清朝的工布查布、阿旺扎什均译有药师佛供养仪轨或布坛法。这一阶段翻译的仪轨文献,将唐代《药师经》中的「药师七佛」发展成为「药师八佛」 ,药师仪轨第一次将释迦牟尼佛作为诸佛导师加入药师佛系统。不过此时的供养变成需要「造七佛像,并执金刚菩萨像,皆于身安佛舍利。 」到清代工布查布译本,则要求发愿者在供养活动中「皈依世尊,药师八大善誓佛会,同其眷属。 」释迦在「药师八佛」系统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至道光年间,阿旺查什补译的《修药师仪轨布坛法》明确提到在布置供养药师的曼荼罗坛场时,需造、绘「八如来像」 。 从现存的佛教寺院塑像和壁画遗存看,「药师八佛」系统在藏西和蒙古地区影响巨大。西藏的塔波寺、扎布让寺、洛塘寺、那果寺等寺院,内蒙古的五当召、美岱召、呼和浩特大召寺等寺院均留存有「药师八佛」的壁画或塑像。从存世的唐卡来看,「药师八佛」的完整绘制,是明清之际药师唐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相比之下,完整表现「药师八佛」的小型金铜佛像,存世量可谓凤毛麟角。本场拍卖中的这尊小型「药师八佛」金铜像,就是其中之一。 主尊药师琉璃光佛,结金刚跏趺坐于折角须弥座上,左手置于脐前托一药钵,右手垂于右膝,拇指与食指捏一阿噜喇果(诃子)枝叶作施予状。佛头饰绀青螺发,顶饰宝珠,以金粉绘制面颊、双耳及颈部。面相方圆似孩童,细眉间饰白毫,眼睑低垂,直鼻小口,神态沈静而慈悲。佛像肩胸浑圆饱满,双臂自然下垂。着袒右袈裟,衣边自右胁绕过前胸,垂搭于左肩。袈裟边饰联珠、花卉纹样,自然垂坠覆盖双腿,铺展于台座上,褶皱与纹理的处理,尽显袈裟厚重、平滑的质感。主尊造像体态舒展自然,装饰简素,与背屏、底座繁复细密的雕琢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繁与简的完美结合。 蕉叶状背屏以主尊药师佛为中心,向外辐射两层,内层表现了除药师佛本尊以外的「药师七佛」,七佛端坐于须弥座两侧升起的(忍冬莲花)花蔓上,主尊头顶为释迦牟尼佛(左手禅定印,右手降魔触地印)、主尊头部左右应为威音王如来(左手禅定印,右手与愿印)和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左手禅定印,右手无畏印?无法辨识)、主尊肩部左右应为无忧最胜王如来(双手结禅定印)和金色无垢如来(双手结说法印)、主尊肘部左右应为法海雷音王如来(双手结说法印)和法海神通王如来(左手禅定印,右手与愿印)。背屏上的七佛与主尊,共同构成完整的「药师八佛」系统。背屏内层与外层以一道连珠纹隔开,外层装饰一圈怒放的忍冬花。 主尊药师佛坐于折角须弥座上,底座的上枋部分装饰一圈联珠纹,正面镶嵌蓝、绿宝石五颗。束腰部分,上下以仰覆莲瓣作为迭涩,以金刚杵为支撑并间隔空间,正面中间雕刻手持吐宝鼠立于莲瓣上的财神形象,左右侧是昂首怒吼的鬃狮,底座两侧面以双十字金刚杵区隔两头鬃狮与两头大象。须弥座的底部以「Z」字笔法刻画了一枚五股金刚交杵,有以坚不可摧之佛智,破除一切灾厄疾苦的寓意。须弥座的下枋部分嵌入木质底座上部的凹面内。 这尊「药师八佛」金铜像无论从题材、表现形式还是艺术风格来看,都有其独特之处。背屏上的七佛与主尊同构成的「药师八佛」样式,是「药师八佛」形象在金铜佛像这一艺术品类中的妙创。拍卖市场上流通的药师多尊像并不常见,这尊「药师八佛」金铜像更是稀有,可说是十五世纪难得一见的艺术佳作。

Preview:

2021年6月16日-19日 8:00-21:00

Address:

中国大饭店一层(北京建国门外大街1号)

Start time:

  • Commission  CNY
  • 0 ~ Unlimitation15.0%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

×
This session requires a deposit.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Our staff will contact you. Or you can call400-010-3636 (Mainland China)+86 010-5994 2750 (Overseas) Contact Art Fox Live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Other Lots in this session 35unit
西藏十八世纪 铁错金龙型宝冠

LOT 1

十五世纪 绿度母像

LOT 10

十八世纪 蒙古释迦牟尼造像

LOT 11

北京宫廷十八世纪 贤劫千佛唐卡

LOT 12

十七世纪 雪堆白四臂观音

LOT 13

十六世纪 金刚亥母

LOT 14

十五世纪 空行母

LOT 15

十八世纪 忿怒莲师唐卡

LOT 16

十八世纪 释迦牟尼佛源流唐卡

LOT 17

十八世纪 六臂玛哈嘎拉

LOT 18

十八世纪 六臂玛哈嘎拉唐卡

LOT 19

十八世纪 上师佛像

LOT 2

13-14世纪 莲花手观音立像

LOT 20

十三世纪 合金铜噶当塔

LOT 21

明代 犍陀罗释迦摩尼

LOT 22

十五世纪 阿閦佛

LOT 23

Art Fox Live
Buyers
Auctioneers
Follow Us
Feedback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10-3636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顶部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current bidding is ended.
Hint
宝物的份数已经被购完,下次下手请及时。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able to bid now when the bid is started or 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