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download
ArtFox APP
Home > Auction >  202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唯心造·生活中的审美空间 >  Lot.810 十七世紀 格魯派金剛護法總集唐卡 棉布礦物彩膠

LOT 810 十七世紀 格魯派金剛護法總集唐卡 棉布礦物彩膠

Starting price
CNY1,800,000
Estimate  CNY  1,800,000 ~ 2,800,000

Viewed  2142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Log in to view

logo Collect

厦门博乐德平台拍卖有限公司

202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 唯心造·生活中的审美空间

厦门博乐德平台拍卖有限公司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Translate
Size

縱 八十四厘米 橫 五十四厘米

Description

具誓護法總集威神力 內外密障無余悉遣除 清代西藏宮廷格魯派護法總集唐卡賞析 文/蔣楊森格(獨立喜馬拉雅藝術學者) 對於一件宗教藝術品的賞析,宗教性與藝術性是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不瞭解宗教性,無法通透藝術品背後深刻的文化價值;不具備藝術性,則可能缺失其區別於普通器物的基本屬性。我們對這件西藏宮廷護法唐卡的賞析也將從這兩個維度展開。 一、何為護法? 護法梵音Dharmapala,即護持正法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神。但世人對護法神息災、增益、懷愛、降伏的威力崇奉有加,而今提起護法,一般就指護法神。 與漢地寺院中常見的韋陀、關公等不同,藏傳佛教有著極為龐雜的護法神體系。一類是如瑪哈嘎拉(大黑天)這樣的出世間護法,外顯威猛護法形相,內在則為佛意幻化,自身證悟也達到聖者位的「見道」,堪為皈依對境;另一類則是世間鬼神,在蓮花生大師或高僧大德座前發誓護持佛法,從而也成為護法神,但由於其自身也未得到解脫,只能像求朋友幫忙一樣囑託交辦一些事務,但卻不能成為皈依的對象,大家熟悉的財神札基拉姆便屬於此類。 二、格魯派的護法體系如何構成? 除了護法體系自身的龐雜性,藏傳佛教各派的護法崇奉體系也有所差異。比如,舊譯寧瑪派寺院多供奉大圓滿三根本護法一髻佛母、單堅和羅喉羅,而新譯諸派則多供奉瑪哈嘎拉、吉祥天母等諸尊;又如,寧瑪派極為崇拜且作為出世間護法供奉的紫瑪、格薩爾王,在其他派別則多視為世間護法;再如,同樣是瑪哈嘎拉,寧瑪派供奉貢布瑪寧,薩迦派供奉金剛幕怙主和婆羅門護法,噶瑪噶舉派主供黑袍金剛,格魯派則對六臂瑪哈嘎拉崇奉有加。 故而,為了能夠真正瞭解這張唐卡的宗教意涵,有必要先對格魯派的護法體系作一簡要闡釋。 (一)三士道護法 格魯派系統繼承了阿底峽大師在《菩提道燈論》中提出的三士道理念,將學佛次第劃分為追求人天安樂的下士道、追求個人解脫的中士道和追求眾生解脫的上士道三個階段。因此,對應的三士道護法便成為格魯派最為重要的護法神。有偈為證: 三士之道護法神總主,速勇怙主毗沙閻魔等, 無數具誓護法威神力,護持善慧教法廣昌盛。 下士道強調因果業力,故而將因果律之王閻魔法王奉為護法;毗沙門天王(即北方多聞天王,或是俗稱的「財寶天王」)由於重視戒律並可使學佛行者免遭貧等諸多違緣,故成為持戒之中士道修行者的護法;而六臂瑪哈嘎拉(速勇怙主)是觀世音菩薩的忿怒顯現,自然成為修菩提心的上士道護法。 值得一提的是,閻魔法王還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不共護法,甘丹寺的甘丹赤巴(格魯派教法持有者)法座即是在閻魔法王的牛角之上。 (二)吉祥天母和大紅司命主 吉祥天母是最重要的女性護法神,藏傳佛教各派都極為重視,格魯派尤為推崇一面二臂吉祥天母,其以退敵、除障聞名。通常認為,吉祥天母是達賴喇嘛世系的主要護法。另外,格魯派多采用吉祥天母法門來打卦占卜,也可見其靈異。 大紅司命主又稱姊妹護法,是格魯派推崇的戰神和事業護法,也是班禪世系的秘密護法。 (三)白怙主、四面瑪哈嘎拉等重要出世間護法 白怙主又稱白瑪哈嘎拉,由香巴噶舉傳入格魯派,是一位著名的財神。但實際上,白怙主不僅可以令如法修持的行者生時富貴如海,更可在其去世時並肩往生淨土,故被噶舉、薩迦、格魯諸派廣為崇奉。 格魯派極為重視父續之王密集金剛的修持,宗喀巴大師認為一切父續本尊的修持體系皆不離密集之道。因此,作為密集金剛不共護法的四面瑪哈嘎拉也受到格魯派的崇奉。此外,由於四面瑪哈嘎拉極為忿怒,其化現的婆羅門怙主通常也會被同時供奉。 (四)其他護法 格魯派還供奉有一些各具特點的其他護法。 例如,格魯派三大寺內的不同札倉各有自己的主供護法。甘丹寺夏孜札倉供奉金甲衣護法,蔣孜札倉供奉吉祥天母;哲蚌寺果莽札倉供奉六臂瑪哈嘎拉,洛色林札倉供奉吉祥天母;色拉寺昧札倉供奉塔沃護法,傑札倉供奉馬頭明王。 又如,作為寧瑪派大圓滿三根本護法之一的單堅護法(尤其是騎羊形象)在格魯派也受到了廣泛供奉,是格魯派下密院和康果洛寺等寺院的主要護法。該尊護法歷史悠久,曾分別在金剛總持、蓮花生大師和宗喀巴大師面前立誓成為護法,在累積財富、護持事業等方面具有不共加持,但格魯派通常認為其仍然是世間護法。 此外,格魯派諸多寺院也因各自因緣不同,還供奉有白哈爾(乃瓊護法)、居士白氈神、阿尼瑪卿山神、金剛巴扎等種類繁多的世間護法。 頗為有趣的是,清代時格魯派高僧章嘉活佛、土觀活佛等還將關公引入格魯派成為一位護法,並著有《三界伏魔大帝關雲長之歷史和祈供法——激勵事業雨流之雷聲》等儀軌傳世。 (五)爭議護法 提到格魯派護法體系,就不得不提爭議頗多的多傑雄登(雄天)。本文無意參與有關該護法的是非論爭。但是,就這尊護法與騎獅單堅和白哈爾最常見的形象來說,一是都以獅子為坐騎,二是都帶著漆布帽,故而容易被混淆。實際上,從圖像學角度而言,多傑雄登最典型特徵就是其右手握著一把彎刀,這也是藏家可資借鑒的一條辨別門徑。 三、格魯派護法總集唐卡的圖像學解析 再看眼前的這張唐卡,同時匯集了六臂瑪哈嘎拉、四面瑪哈嘎拉、婆羅門怙主、白怙主、吉祥天母、閻魔法王、大紅司命主、金甲衣護法和居士白氈神等九尊重要護法,堪稱格魯派護法總集。 (一)上方諸佛祖師 本幅唐卡上方分布著三組諸佛祖師形象。 上方正中為常見的宗喀巴大師、克珠傑、賈曹傑共同構成的「師徒三尊」形象,表明瞭此幅唐卡的格魯派傳承。 「師徒三尊」的右側是以彌勒菩薩為主尊,阿底峽大師、宗喀巴大師為二脅侍的兜率天宮圖,也表明瞭格魯派與噶當派的淵源關係。 「師徒三尊」的左側是眾多弟子圍繞下的佛陀說法圖景。 (二)中央主尊:六臂瑪哈嘎拉 唐卡中央主尊六臂瑪哈嘎拉是格魯派最重要的護法聖尊,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忿怒相化身。我們可以經由解析印度古青沙瓦里巴大師所著的一篇禮贊文,來瞭解此尊護法的圖像學特徵。 吽!禮拜速覺行源觀自在! (釋義:此句點明其為觀自在菩薩化身,「速覺行源」是指護法常常迅速地為眾生作息增懷誅等四種事業。) 穿腳飾足踏維那也卡,身穿虎皮下袍大黑者; (釋義:其足踏下踏著的是白色的Vinayaka,即俗稱「象鼻財神」,是其助手,故此尊亦被視為財神之主,善加供養有助於增長資財;其身穿虎皮裙,身色黑色,在唐卡中多以深藍色表意。) 六臂眾蛇纏繞作飾嚴,右上手持鉞刀中珠鬘; 下持骨鼓並猛力敲擊,左手分持顱皿與三尖; 及作束縛事業之勾索, (釋義:護法六條手臂上皆有蛇如手鐲般纏繞;其右邊三隻手,由上而下分別持鉞刀、念珠及鞀鼓;左邊三隻手由上而下分別持顱碗、三尖杖及勾索;無論左手還是右手,最上方的手均置於胸前。) 爾現忿怒面相露獠牙,爾之三目忿視發直竪; 辛都拉記印於眉心間,頂上阿閦如來作印飾; 頸系五十淌血人頭鬘,頂帶寶飾莊嚴骷髏冠; (釋義:護法顯現忿怒的表情並露出獠牙;在雙目之上,有一隻竪立的眼睛,在眉心間有一個橙紅色的「辛都拉(Sindura)」印記,代表了空行母及一切懷愛力量;其以不動佛為頂嚴,但在造像中常以一個小的藍色金剛杵來表徵;護法頸上佩帶由五十個新鮮人頭串成的顱鬘,頭頂帶著五個乾骷髏組成的寶冠。) 請由樹降受用朵瑪供,行者禮贊殊勝六臂者; 祈依爾誓護持佛教法,祈依爾誓弘揚三勝寶; 上師徒眾及眷屬逆緣,及障礙等伏祈作毀除; 請速賜予成就所願事! (釋義:這段是祈請瑪哈嘎拉護持正法和加持行者之師徒眷屬逆緣障礙消除,心願得成!) 可見,本幅唐卡中的六臂瑪哈嘎拉形相完全符合儀軌描述,頗為如法。頗值一提的是,此尊在法源香巴噶舉中站姿為兩足直立,此後,宗喀巴大師於禪定中見到此尊呈現兩腿右屈左伸的造型,故而格魯派傳規的六臂瑪哈嘎拉在圖像學上便呈現出這一特徵。 (三)四面瑪哈嘎拉與婆羅門怙主 位於六臂瑪哈嘎拉嘎拉正下方的是出自密集金剛續的四面瑪哈嘎拉護法。四面瑪哈嘎拉有多位,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組以增壽、增財、增權和增喜為特性的四面怙主,差別主要在於四面的顏色與排列方式。其中,格魯派特別重視的是主面和身色均為藍色的增喜怙主,本幅唐卡中即為此尊。 該護法身色藍黑,四面(中藍、左紅、右白、頂煙灰色)四臂,張口露齒,獠牙外露,三目圓睜赤紅,鬚眉似焰熾然,金髮如劫火上揚,四頭皆戴五骷髏冠,項掛鮮血人首顱鬘,蛇飾骨飾為身莊嚴,肩披象皮,下著虎皮裙。護法左右上二手分別持顱器、鉞刀,左右次二手分別持三尖卡杖噶與火焰劍;其以右腿屈左腿伸之鎮服姿,立於蓮花日輪屍座之上,四周烈焰如劫火,形象極為忿怒威猛。有趣的是,護法左臂與身體間置一寶瓶,表徵其亦具有財神屬性。 位於四面瑪哈嘎拉右側的是婆羅門怙主。該護法形象源於薩迦派,由年譯師之婆羅門僕從的形象演化而來,用來在特定場合隱藏四面大天極為忿怒的的形相,也稱為吉祥怙主。 婆羅門怙主現老年瑜伽士形象,一面二臂,身色藍灰,須發皆白,束高發髻,以半截金剛杵及骷髏冠為頂嚴,三目睜視,頜下長須飄動;上身赤裸,身姿扭動,項戴人頭鬘,身佩骨飾、披人皮;右手持一脛骨法號吹奏,臂彎掛一寶劍,左手當胸持顱碗,臂彎處夾一三尖天杖並掛一顱骨念珠;雙腿左伸右取以舞立姿站於蓮日屍墊之上。 (四)白怙主如意珠 婆羅門怙主的上方為白色的六臂瑪哈嘎拉——白怙主如意珠,是薩迦派極為重視的財神之王。本幅唐卡中,該尊保持了法源香巴噶舉中雙腿直立、足踏象鼻財神的形態,如由清涼屍林中剛剛降臨般。該尊護法身色白裡透紅,一面三目六臂,頭戴寶冠,珍寶瓔珞,天衣彩裙為身莊嚴,具有微笑忿怒神態。右三手持鉞刀、摩尼寶和鞀鼓,左三手分別持盛滿珍寶之顱碗、金剛鈎與三尖天杖,可攝受三界一切成就,鈎召財富、福德、壽元,增上聞思修三慧。 (五)外閻魔法王 在藏傳佛教中,閻魔法王分內、外、密三種,本幅唐卡中描繪的為外閻魔法王。其居於南方七層地下,為掌管一切生命輪回之獄主,護持業果教法,乃下士道之護法。 外閻魔法王一面二臂,現忿怒牛面,上有鋒利熾然二角,三目圓睜,血盆大口中有四顆獠牙,鬚眉似火,赤發上衝;膚色深藍,赤身裸體,體型矮胖,大腹低垂;右手持骷髏杖,左手握縛魔索,以右屈左伸之勢踏立於青藍忿怒水牛脊骨之上。外閻魔旁邊為明妃「嘉姆哲」,其身色藍黑,一面二臂三目,右手持三尖天杖,左手持盛血顱器,仰視閻羅法王,亦立於兇暴水牛脊背之上。 (六)吉祥天母 外閻魔法王上方為吉祥天母,因其騎騾行於三界,故又有「三界總主」之稱。吉祥天母有多種身相,而本幅唐卡中描繪的即為格魯派最為崇奉的「瑪佐嘉嫫(Magzor Gyalmo)」形象。 其身色藍黑,一面二臂三目,怒目圓睜,露出獠牙,紅髮竪立;她頭戴五骷髏冠,頭冠上置有月亮飾,肚臍上置有太陽飾,右耳配獅耳環,左耳戴蛇耳環,頭頂上方是孔雀翎傘;身戴人頭項鍊與耳飾,下穿虎皮裙,右手持三叉天杖,左手托顱碗;以遊戲坐姿側身跨坐黃騾背上,以毒蛇為繮繩,以自己兒子的皮為鞍墊,無所畏懼地穿越屍山血海。吉祥天母兩側分立伴神鰲面母和獅面母。 從圖像學角度看,吉祥天母的身相極其複雜,因為如法的吉祥天母像還需要具備許多不易為人關注的細節。以本幅唐卡為例,一是騾子嘴下方的由人胃和人皮製作的疾病袋子,吉祥天母用它向佛法的怨敵傳播瘟疫疾病;二是疾病袋子與騾子之間夾著的長條形經板狀的紅色咒包,用於向佛法之敵發出致命咒語;三是疾病袋子以蛇打結,蛇身下方掛著一對黑白骰子,用來計算人之罪惡;四是在靠近騾子屁股上眼睛處的圓形魔線球,用於束縛惡魔之體;最後是夾在吉祥天母左腿腿肚和腹部之間的拘鬼牌,是一根紅色檀香木長杖,用來對違犯誓言者和教敵進行懲戒。 (七)大紅司命主 位於唐卡最下方正中的大紅司命主同時具足財神和戰神的體性,能以強有力的威勢遣除各種障礙。這尊護法在蒙古地區極為流行,而今見到的護法造像或唐卡也多產於蒙古地區。 該護法身色赤紅,一面二臂三目,頭戴五骷髏冠,鬚眉如火,怒發上衝;右手高舉蠍子劍,左手執持敵魔之心肺於胸間,左肘夾著弓箭並擎紅槍;全身銅甲披掛,身著紅絲大氅,項佩五十新鮮顱鬘,腳穿紅皮高筒靴,左足踩踏一匹作掙扎狀馬,右足踏於匐地戰俘之身,站立於智慧火焰之中。 (八)金甲衣護法 大紅司命主右側是金甲衣護法。該護法來源於印度,也是格魯派祖庭甘丹寺夏孜札倉的不共護法。 該護法以戰士形象出現,一面二臂三目,身紅色且披金甲軍戎,頭與肩膀皆掛戰旗,象徵其正在面對與貪、嗔、痴的內在戰鬥;護法騎在馬背上,代表他能夠快速的幫助眾生,其左手持馬鞭,並牽住拴著馬鼻的長繩,代表將障礙捆綁並徹底消除,右手持能夠破除所有障礙的寶棍。 (九)居士白氈神 大紅司命主左側是居士白氈神護法,是等級較高的世間護法神,也是西藏眾多寺院的保護神,在格魯派具有重要地位。這位護法擁有比較多的名號,如甘丹野山居士、地神白氈神、多吉班丹、乃色覺沃欽等等。 居士白氈神一面二臂,騎著一匹白馬,身色如水晶般潔白,右手持金頭白水晶長矛,矛上縛有絲旗,左手持如意寶珠,頭戴布織頭飾,身著天絲寬袖衣服,呈傲慢坐姿。 四、為什麼說這是一幅西藏宮廷護法唐卡的代表作? 從藝術性角度審視,本幅唐卡堪稱西藏宮廷護法唐卡的代表作。 一是繪制精到。不同於普通的寂靜本尊或上師唐卡,護法唐卡的繪制難度極高。因為缺乏現實中的人像作為參照,即使存在造像度量的規矩,但對於多手、多腳、多面、多手幟護法形象的繪制,仍然對畫師的空間想象和構型能力存在極高要求。故而,坊間所見護法唐卡,多存在聖尊身形比例失調、四肢位置失當、神態表情呆板等問題。而本幅唐卡,勾線有力,形象準確,描摹生動,設色協調,無論是諸佛祖師,還是護法伴神,抑或是護法項間所戴顱鬘,身形、神態均繪制精到,自然生動,栩栩如生,觀之宛如護法聖眾降臨面前。就藝術風格而言,呈現出典型的新勉唐畫派風格,間有欽則畫派靈動遺風,堪稱宮廷畫師藝術傑作。 二是構圖精巧。本幅唐卡有限的空間佈局中,密不透風地分布了三組諸佛祖師及九位護法聖眾,但畫師卻通過前後空間的巧妙交錯、護法身相色塊的參差堆疊、不同顏色形狀背光的靈活應用,使得整幅畫面毫無逼仄之感。同時,宗喀巴大師寶座上的六拏具、右上角佛陀座前錯落圍繞的一眾弟子、空中圓形金色光暈中的供養天女、吉祥天母背光中隱約出現的瑪摩(女鬼)、左下角岩洞中的斷法行者,畫幅雖小卻也刻畫細緻靈動,充分彰顯出畫師的匠心獨運。 三是題材稀缺。護法題材在唐卡中屬於稀缺題材。究其原因,唐卡屬於修行法器而非工藝美術品,而護法唐卡的繪制較普通唐卡對畫師具有更高的要求。除沐浴淨身、顏料需特別處理(如不同顏色需用龍腦香、檀香等浸制等)等外,整個繪制過程中,還需契合戒定慧三學:嚴格遵照儀軌,不可隨意發揮,契合戒;繪制細緻反復,要求全神貫注,契合定;風格面貌獨立,精神氣質動人,契合慧。更有甚者,部分護法還需畫師先行接受相應灌頂、對儀軌較為熟悉後方可開筆繪制,足見如法護法唐卡繪制之不易。 另外,本幅唐卡雖歷經數百年但保存狀況良好,唐卡裱工也處處彰顯宮廷氣韻,除欣賞傳家外,虔心供奉定可感得護法加持,違緣障礙消弭無余。
西藏宮廷風格

Preview:

2021年12月5日-6日 上午9:00-晚上20:00

Address:

北京千禧大酒店2楼 朝阳宴会厅(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Start time:

  • Commission  CNY
  • 0 ~ Unlimitation15.0%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

×
This session requires a deposit.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Our staff will contact you. Or you can call400-010-3636 (Mainland China)+86 010-5994 2750 (Overseas) Contact Art Fox Live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Other Lots in this session 37unit
清代 五股金剛杵
 銅鎏金

LOT 801

十二世紀一 佛二弟子像
 白石

LOT 802

元代 勝樂金剛像配金嘎烏盒 白石 嵌綠松石

LOT 803

十一至十二世紀 蓮花手觀音像
 合金銅 局部泥金

LOT 804

十七至十八世紀 燃燈佛 銅鎏金

LOT 805

清代 八臂十一面觀音像佛 銅鎏金

LOT 806

元代 大成就者毗盧巴像
 木雕彩繪

LOT 807

清康熙 蓮花手菩薩像
 夾紵漆金

LOT 808

十六至十七世紀 金剛護法拱門
 木雕

LOT 809

一四〇三至一四二四年 大威德金剛像 銅鎏金

LOT 811

明宣德 持國天王站像
 銅髹漆

LOT 812

馮峰《白沙灘》二〇一八年作 紙本設色

LOT 813

丁彬《印記系列》

LOT 814

許靜《佛光》二〇二一年作 紙本酒书

LOT 815

吳越 《五十三參圖》 紙本水墨

LOT 816

程及 《古牆之下》一九五三年作 紙本水彩

LOT 817

Art Fox Live
Buyers
Auctioneers
Follow Us
Feedback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10-3636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顶部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current bidding is ended.
Hint
宝物的份数已经被购完,下次下手请及时。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able to bid now when the bid is started or 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