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download
ArtFox APP
Home > Auction >  南京经典2016春季拍卖会  >  大美—古代书画 >  Lot.715 查士标 1615~1698 溪山归棹图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715 查士标 1615~1698 溪山归棹图 立轴 水墨纸本

Starting price
CNY600,000
Estimate  CNY  600,000 ~ 900,000

Viewed  2644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Log in to view

logo Collect

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

南京经典2016春季拍卖会 ——— 大美—古代书画

南京经典拍卖有限公司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Translate
Size

123*52cm

Description

款识 溪山归棹。己未(1679)五月,画仿大痴道人,士标。
钤印 士标(朱) 二瞻(朱) 备注
1.萧平题签;
2.纽约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LOT30#,1985.12.5;
3.何惠鉴旧藏;何惠鉴(1924—2004),著名中国绘画、中国古代美术史和佛教美术权威。引领了上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的汉学研究之风。何惠鉴1947年毕业于岭南大学。陈寅恪先生高足。1950年,陈寅恪先生安排送何惠鉴去哈佛攻读艺术史。1953年,何惠鉴在哈佛获得中国史与亚洲艺术双硕士学位。1959—1983年担任克利夫兰「东方与中国艺术美术馆」馆长;1984—1994年担任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主任;并被授予上海博物馆客座馆长等职务。著作有《元代文人画序说》、《1555—1636董其昌的世纪》等。

疏林归棹芳亭外 一片清润江南山
——读査士标《溪山归棹图》轴
庞鸥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
他是一位生前极负盛誉的人,与渐江、孙逸、汪之瑞合称「新安四家」, 玉壶山人黄逵谓査士标为「华亭(董其昌)以后一人」,对于他的画,人人趋之若鹜,在当时便有「家家画轴查二瞻」之说;他也是一位赢得「身后名」的人,作为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于「新安画派」的发展影响至大,进而对于金陵地区、扬州地区的绘画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他除了画艺在中国画史上有着相当的地位之外,他还是清初帖学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书法董其昌,极为超妙,法式善《陶庐杂录》有云:「国朝书家无爵位而名著者,查二瞻为最,收藏家多秘惜之。」;不仅如此,他还擅诗文,诗风清矫拔俗,与当时的文坛巨擘王士祯、姜采、孔尚任、查慎行等人唱酬颉颃,尚有《种书堂遗稿》、《种书堂题画诗》两种存世。他便是査士标。
秦祖永《桐阴论画》有云:「查梅壑士标,博雅好古,人品极高。画以天真幽淡为宗,颇为时流所重。盖二瞻画有两种:扩笔纵横排奡,尚少浑融遒炼之气;狭笔则一味生涩,未能精湛。盖画以品重也。」此幅《溪山归棹图》便是第一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此幅《溪山归棹图》,为著名中国古代美术史权威何惠鉴旧藏。画江南平远景色,湖光山色,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平淡天真,超然出尘。款识云:溪山归棹。己未五月,画仿大痴道人,士标。钤印:士标、二瞻。这里的「己未」是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这一年,査士标65岁,正处在其绘画创作的巅峰时期。而「画仿大痴道人」则有着两层含义:其一是遵循着清代中国画题款的一贯方式,尚古、师古、拟古,一如「四王」画中,无画不题古人,尤以题写董、巨、元四家为多;其二是査士标直接自报家门,道出自己的画学师承,所学为大痴道人黄公望。对于黄公望,清代画家几乎都是「黄粉」,想来査士标也不例外。吴其贞在《书画记》中记载了他在休宁査士标家中曾见其收藏的黄公望《幽亭图》:「小纸画一幅,气色尚佳,画山中一亭子,山石形势有类于虞山,用笔老苍,气韵高致,为大痴之好作。」看来,査士标对于黄公望的修习理解是有其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的。在査士标绘画风格的建构中,黄公望对査士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画面丘壑的营造与笔墨因素的互补上。黄公望的丘壑营造和对笔墨骨力的熔铸,使得査士标山水的基本布局和形骨得以确立。在《溪山归棹图》中,那些笔锋重按轻拖直拉而下的线条,显得自然而流畅;那些先用淡墨勾皴,然后再用浓墨分出远近,显得秀润而清爽。虽然皴少而笔意简远,笔法多变,侧笔中锋交互使用,笔疏而墨淡,纹路清晰,有时加入一些勾勒渲染,再以浓墨点苔,又使得画面显得既空灵藴藉,又浑厚活脱。通幅山水丘壑与笔墨兼得,格调平和稳静,形象描绘不夸张变异,也不着意突出什么主体,扁舟归棹,水平如镜,一切都统一在自然和谐之中。难怪王翚在题査士标画时盛赞:「元有一峰,今有二瞻,幽闲淡逸之韵,泠然与凡尘绝矣。」
然而,《溪山归棹图》中除了黄公望之外,更能看到的是倪瓒的影子。倪瓒对査士标山水风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溪山归棹图》中,査士标舍弃了黄公望画中山势的堆栈,取而代之的是删繁就简,只取清醇,把自然景观和物象加以高度概括、净化,最后剩下的只有简之再简的「三段式」的艺术构成,近景平坡上三株枝叶扶疏的林木,中景茅亭空荡,远村寂寂,远景以平缓的山峦把画面推衍至一片渺渺浩茫之外。此图尽得倪瓒山水中灵润和疏散的风神意态,并且将倪瓒画中静寂、萧瑟的图景,演绎得更加平和、空灵。虽然,王翚在题写査士标画所说:「以石田之笔力,尚不能作云林,而瞻老放笔辄与神似,盖其人正与云林无二致也,余安能不倾叹之。」其实,査士标自有自己的面貌。此种面貌,石涛在《山水图》册(美国洛杉矶市立美术馆藏)的一页款识中道破:「此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而以名震一时,得不识哉?高古之如白秃、青溪、道山诸君辈,清逸之如梅壑、渐江二老,干瘦之如垢道人,淋漓奇古之如南昌八大山人,豪放之如梅瞿山、雪坪子,皆一代之解人也。」石涛话语中所提及的名字,均是明末清初中国画坛的大师巨匠,均是「一代之解人」,而査士标与渐江的的画风同属于「清逸」一格。査士标在倪瓒冷寂与枯淡的画风之外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润与放逸的特质,一如在《溪山归棹图》中所表现出的笔意清远、古逸天然的神采。
在《溪山归棹图》中,我们除了能见到倪黄意趣之外,还能看出另外两位古代大家的影子。其中有吴镇的湿笔淹润。在「新安画派」诸家中,唯独查士标典型风格绘画创作不用干笔,他的画面总有一种水墨润泽的气质,这主要归因于他取法吴镇的缘故。从笔墨技法上看,查士标对吴镇山水的学习是以疏散淹润之笔,发倪、黄之意态,从而达到了挥洒自如的境地。吴镇画中笔笔沉着,又笔笔疏散气质,在《溪山归棹图》的笔墨中处处流露,用笔虽不多,然而笔力雄劲,施墨亦不浓,却墨气沈厚。
当然还有米家山水的模糊意态。査士标在其《秋林暮霭图》中款识中曾提及自己,「初学海岳,后学云林,年已垂老,方知两家实肖同条共贤之妙,学者寻其源,溯其流,而寝食于其中则得之矣。」《溪山归棹图》中米家云山的意态在远山的表现上尤为明显,査士标在米家云山墨笔山水的基础上,弱化线形,代以渲染,以水墨挥洒出远山的空蒙之景,信笔作画而不求工细,「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
美哉!《溪山归棹图》。此图是査士标绘画所谓「大开门」之作,更是其画艺修为与造诣的集中体现。对《溪山归棹图》的解读与欣赏,更能让我们于中国画品评标准的「神」、「妙」、「能」三品之外的「逸品」,有更为直接的感受与体会。

Preview:

2016年7月29日-30日

Address:

南京丁山花园酒店钻石厅

Start time:

  • Commission  CNY
  • 0 ~ Unlimitation15.0%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

×
This session requires a deposit.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Our staff will contact you. Or you can call400-010-3636 (Mainland China)+86 010-5994 2750 (Overseas) Contact Art Fox Live Customer Service
Contact:
Other Lots in this session 41unit
王文治 1730~1802 云起楼 镜心 水墨纸本

LOT 711

高简*曹涧*张嘉  山水册页(四开)  镜心 设色纸本

LOT 712

周凯 1779~1837  武当纪游二十四图册 册页 设色纸本

LOT 713

张瑞图 1570~1641  书法 立轴 水墨绢本

LOT 714

冒襄 1611-1693 染香阁倡和诗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716

归昌世 1573~1644  竹石卷 手卷 水墨纸本

LOT 717

陈继儒 1558~1639 米法山水轴 镜心 水墨绫本

LOT 718

赵之谦 信札四帧   镜框 水墨纸本

LOT 719

赵之谦 尺牍十四开   册页 水墨纸本

LOT 720

杨大临 明  清溪幽禽 立轴 设色纸本

LOT 721

高凤翰 1683~1749  老树秋山 立轴 设色纸本

LOT 722

郑板桥 1693~1765  六分半书 立轴 水墨纸本

LOT 723

王翚 1632~1717  仿米云山图卷 手卷 水墨纸本

LOT 724

宋曹 1620~1701  草书诗稿 手卷 水墨纸本

LOT 725

黄慎 1687~1766  韩魏公簪金带围 立轴 设色纸本

LOT 726

茅坤 1512~1601  书法 手卷 水墨纸本

LOT 727

Art Fox Live
Buyers
Auctioneers
Follow Us
Feedback

在线客服

咨询热线

400-010-3636

微信公众号

APP下载

顶部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current bidding is ended.
Hint
宝物的份数已经被购完,下次下手请及时。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id and pay the deposit when the session is ended.
Hint
You will not able to bid now when the bid is started or ended.